你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 藝術學習領域

《共 34 筆 / 共 3 頁》 最新消息尋找紀錄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 登入管理 上一頁 下一頁
最新消息項目

2010年台灣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

更新日期:2010/11/09 00:17 本報訊

【本報訊】台灣首度舉辦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,主辦單位將展場規畫成8個展區、7個主題館,並以「在地出發」的概念與國際接軌,從在地文化到國際交流、從百年老店到科技產業、從傳統工藝到意象表演,並從產業原點出發,融入文化創意,重塑產業價值,呈現台灣文化創意的多元樣貌。

博覽會亦邀請國內外文創大師,分享創意心得,以及英、日、泰等國際團隊展現城市創意,藉由國際交流為台灣文創注入新意。

台灣文博會也趁此機會為拓展海外市場,將協助國內業者赴英、日與大陸等國參展;另外也將前往法、英、韓等國觀摩見習,瞭解各國市場趨向,並設計出更符合當地消費需求的產品。

除了豐富的展覽之外,主辦單位也將舉辦徵選活動,票選台灣文創精品、台灣文創年度人物,藉由此活動的參與,使民眾能更深入瞭解台灣文創產業並挖掘創意新秀。

時間:11/11-14

地點:台北世貿中心南港館1樓(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一號)

洽詢電話:02-2725-5200

最新消息項目

已故台灣文學家許壽裳、蘇維熊文集出版

曾在台灣光復初期擔任台灣省編譯館館長的許壽裳,負責戰後的教科書編寫,後來成為台大中文系首位系主任,被形容為「戰後台灣文化重建的領航者」,但學界的研究很少。有鑑於此,台大出版中心出版《許壽裳日記》、《許壽裳台灣時代文集》,希望完整呈現他的作品面貌。

台大出版「文學研究叢書系列」,希望整理過去重要文獻提供學界參考。除了上述兩本許壽裳的著作之外,台大同時為已故的台灣文學家蘇維熊出版《蘇維熊文集》,並由許壽裳著作的主編黃英哲、蘇維熊的兒子蘇明陽代表捐贈兩人手稿給台大。

黃英哲指出,許壽裳在台灣現代教育文化史上舉足輕重,但經常被人忽略,台灣只有在1975年出版他的手稿《中國文字學》,沒有其他著作出版,學界的研究也很少。

黃英哲說,許壽裳和魯迅是留日期間的同學,他在1909年回到中國後,受到教育總長蔡元培的倚重,1946年應好友陳儀的邀請,擔任台灣省編譯館館長,之後又接任台大中文系首任系主任,訂定中文系課程標準,也為台大寫校歌歌詞。

但在1948年,許壽裳在台北住處遇害身亡。黃英哲分析,迄今死因仍眾說紛云,公開說法是被小偷殺死,但許多人認為,是國民黨懷疑他是民盟在台灣的負責人,因而遭到極右派的特務暗殺。

另外,蘇維熊是日治時期《福爾摩沙》雜誌的主編,是台灣文學的先驅,二次戰後任教於台大外文系,教導過葉維廉、陳若曦、李歐梵等人,對於台灣新文學運動具有重要影響,於1968年因病過世。

蘇維熊的6名子女昨天捐出30萬元給台大台文所,鼓勵年輕人投入台灣文學的研究。

最新消息項目

朱宗慶樂團 打進廣東亞洲音樂節

中國時報【林采韻/台北報導】

廣州亞運即將開幕,周邊活動接續登場。其中最受矚目的文化活動,是在星海音樂廳舉辦的「廣東亞洲音樂節」,音樂節共有九場音樂會,多位知名的亞洲音樂家和樂團共襄盛舉。而在十一月十三日上場的朱宗慶打擊樂團,則是音樂節唯一邀請的打擊團體,也凸顯出打擊樂在台灣發展成功,已成為台灣的文化特色。

音樂節從即日起持續至十七日,造訪的音樂家包括大提琴家馬友友、王健、鋼琴家郎朗、小提琴家林昭亮、張莎拉等人,樂團則有廣州交響樂團、上海交響樂團、中國愛樂、首爾愛樂以及台灣的國家交響樂團等。

音樂節由大陸知名指揮余隆擔任藝術總監。他指出,廣州之前沒有做過類似的音樂節,因為環境不是很成熟,現在已培育出一定的觀眾,音樂節一方面讓當地民眾接觸一流的音樂家,其次是讓來自各地的音樂家了解廣州和廣州的樂迷。

朱宗慶打擊樂團過去曾二次造訪廣州。樂團藝術總監朱宗慶指出,在推廣音樂、開拓市場以及分擔製作成本等考量下,未來樂團亞洲巡迴的場次將更集中,大陸北中南三大城市─北京、上海和廣州,會是樂團未來亞洲巡迴的重點城市,此次廣州行,在演出之外,也能幫助樂團多了解當地觀眾。

朱宗慶打擊樂團明年將慶祝成立廿五年,朱宗慶表示,對樂團來說,有好作品才有好的演出,樂團長年累積委託創作已達一五○首,作品形態非常多元,未來巡迴各地可依不同需求做適當調配。

朱宗慶打擊樂團十月才結束西安和北京的演出,朱宗慶表示透過樂團演出,許多觀眾才驚覺,原來打擊不是只有鑼鼓,因此廣州行曲目就包含許多創新元素,如琵琶和打擊樂合作的《魅影》以及結合音樂劇場概念的《射日》等。

最新消息項目

轉知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辦理~記憶的總和─2010關渡雙年展論壇

時間:99年10月9日(星期六)9:30AM~16:00PM。
地點: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F215教室。
參與者可登陸公務員終身學習時數或教師研習時數6小時

動態網站模組   ■程式設計:曾琳富  98.01.01-02